嵇康,竹林七贤之首。虽然他年龄不如山涛、阮籍,文学修养与向秀差不多,论酒量不及刘伶,财富不如王戎,放荡不羁与阮咸不相上下,然而嵇康能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与他的“孤松之独立”的人格魅力有关。
嵇中散
嵇康,字叔夜,谯国铚人(现安徽宿县西)。嵇家祖先姓奚,祖籍在会稽上虞,后来因避怨,举家搬到铚,因为附近有嵇山所以改姓嵇。
嵇康身高七尺八寸(大约一米八七),有种天然风度,不加修饰,就有龙章凤姿。
嵇康的父亲嵇昭,是治书侍御史,在嵇康年幼之时就去世了。嵇康由母亲和兄长抚育下长大,难免受到娇纵,对他散漫性格的养成有一定关系。
人在王戎面前称赞嵇康之子嵇绍鹤立鸡群,王戎说:“你还没见过他父亲呢!”,按照王戎的说法,嵇康应该算凤立鸡群了。
《广陵散》绝
嵇康是著名的音乐家,嵇康曾经在洛西游历,夜宿于华阳亭,弹琴时,忽然有客人到访,自称是古人,与嵇康谈论音律,相谈甚欢。客人弹奏了一曲并传授给嵇康,并让嵇康发誓不能透露他的姓名,不要将此曲传授给别人,这就是著名的《广陵散》。这应该是嵇康不想将《广陵散》传授给别人的推托之词。
嵇康长于老庄学说,性情恬静寡欲,著有《养生论》。主张清心寡欲,顺其自然。
嵇康与吕巽、吕巽兄弟是好友。吕安之妻,被吕安的哥哥吕巽奸污后自缢身亡。吕安将此事告知了嵇康,为了吕家的面子,嵇康劝说吕安息事宁人。谁知吕巽反告吕安不孝,吕安被下狱。嵇康写下《与吕长悌绝交书》,与吕巽断绝关系,并出面为吕安鸣不平。
嵇康的举动触怒了司马昭,另外碰了钉子的钟会,一直怀恨在心,不断在司马昭跟前说嵇康的坏话,并诬陷嵇康想要资助毋丘俭谋反。嵇康也被下狱,并判死刑。
展开全文
嵇康托孤
嵇康将自己的一对儿女托付给了“绝交”的山涛,并说:“山公尚在,汝不孤矣!”。当时嵇康的儿子只有十岁,在山涛等好友的悉心教导下,嵇绍成材并被山涛推荐给司马炎,被任命为秘书丞。
八王之乱时,嵇绍为了保护晋惠帝,血溅晋惠帝的衣袍。晋惠帝虽然智力堪忧,但也被嵇绍的忠义所感动,左右要为晋惠帝洗衣服时,他说:“嵇侍中血,勿去!”
无眠心语:
嵇康,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,文学家。他能成为竹林七贤之首,与他正直洒脱的性格有关。嵇康喜好老庄,是当时玄学的典型代表人物。从嵇康托孤来看,他与山涛的绝交,只不过是做给司马昭看的。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只是嵇康为了不出仕找的借口而已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